海量新知
5 9 1 5 1 5 8

便利店单品管理和超市品类管理有什么区别

财经快报 | 2022/08/26 16:49:05

每个单品都需要创造最大价值,便利店更加注重单品管理。超市追求品类齐全一次性满足消费需求,而又通过量贩完成高周转积累利润,营业面积和面面俱到,促使超市更在意整体的品类管理。从递延顺序和演进轨迹来看,先有品类管理才有的单品管理,这与零售从超市像便利店演进的方向一致。

一、品类管理是商品管理的基础,商品结构的合理和优化是超市业务核心

一般零售企业和快消品行业商品线比较丰富,商品线是由类别、品牌、单品共同构成。并且这些商品线或者品牌都有其经营矩阵,比如中高低档消费群体的覆盖等。事实上品类管理在国内的开始,也与沃尔玛家乐福、宝洁与联合利华等大卖场和品牌商有关,本质上是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

超市业态体量巨大提供的是一次购足的服务,消费者能够买全生活所需,并且越多省的越多。这就要求超市要对生鲜、食品和非食品三大部分下属所有类别,进行布局和陈列的统一规划,简单地说就是完成商品体系的构建。品类的深度和广度要足够丰富,尽可能多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当然也会有汰换机制的单品管理,但这更多的是对一个品牌和系列的管理。

品类管理在大卖场高峰期深入每个经营环节,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超市和品牌都追求更高的销量,超市同时更在意合同佣金等条款以及其他营外收入。

另外在卖方市场时代,消费者可以购买到替代品,而超市只要做好大品类管理,保证一二线品牌的存在,基本都不会出现业绩大的偏差,但在如今显然只有品类管理已经不够了,因为消费者变了。

二、单品管理确保订货精度,避免缺货导致机会损失,这与便利店模式匹配

单品管理的目标是了解商品的销售趋势,同时理解消费者并为其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而这个过程的结果反馈,就是达到订货的及时和精确。因为便利店经营面积小,更在乎坪效价值,其单品陈列与物流配送效率息息相关,一旦单品管理偏差就会造成缺货,这对便利店可以说是一种事故了。

单品管理最重要的是对每一个商品的销售做分析,包括畅销和滞销的原因,同时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提出商品开发建议,以及优化订货体系。对连锁便利店而言,除了运营体系支持最大的价值和能力体现在店长身上。

店长储备和能力甚至影响了便利店发展速度,便利店商品结构是千店千面的,需要店长和团队全员掌握单品管理方法,当这些持续深化变成习惯和能力,不仅订货精度提高,销售也会改善。

很多便利店担心库存积压导致损耗或付款,但做得好的品牌更在乎因为缺货造成消费者流失,因为现今消费者买不到所需商品,很大概率会转向竞争对手购买,事实上用户的忠诚度并不存在更多的转换成本限制,这对便利店是最大的损失,因为这是体验和服务的下降。便利店是售卖服务的业态,服务没有了便利店很难做好。

三、品类管理保证消费受众面提高销售额,单品管理降低缺货率提高坪效

品类管理是单品管理的基础,只有在确定门店的基础商品结构后,才能在其中完成单品管理。连锁便利店的运营结构既繁琐又统一,总部和地区以及单店的品类结构都不同。

总部是一个集合体,同一品牌上海和重庆的便利店品类结构一定不同,除了地区消费习惯甚至每个街道和商圈店,商品结构也都不一样,这显得单品管理更加重要,店长更加重要。

品类管理是总框架,它具有构建和全局价值,是全面性的商品体系,因此消费受众面很广,比如各年龄层和不同性别都可以买到所需,不缺品类是保证销售的基础。

但也因为如此商品丰富度重于单品管理,甚至具有战略意图,比如不能缺失避免流失。可见品类管理虽然超市用的多,但并不见得是一种落后的管理模式,只是场景和模式的区别。

便利店做单品管理其实也是一种必然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消费者到便利店就是抱有购买目的,便利店提供的每支单品都应该是其所需的,进来就能找到所需实现成交。

目的性购买需要单品不能缺货,经营面积小需要每个单品都能创造价值,往前追溯要求订货精准,再往前更需要商品开发能力。只有做到高效单品管理才能降低缺货率,提高坪效和销售额。

四、最后

无论是超市还是便利店,品类管理和单品管理都需要数据信息的支持,这是基础。也需要在不同时段要有不同的商品营销,从便利店单品管理角度看,早中晚店员会推销乳品和三明治、便当盒饭和半成品。

从超市品类管理看,会对一个品类的多种单品进行促销,或对生鲜品打折。从超市和便利店的发展趋势来看,无疑便利店业态更有前景,这都源于消费习惯的改变,而大卖场一次购足的便利性缺乏,已逐渐被电商取代。

然而电商并不是更先进的商业模式,只是交易结构的改变提高了商业效率,并且电商做的也是品类管理。总体来看,品类管理侧重全局构建,单品管理能将零售做的更加细致,服务更加优化更贴近消费者,谁离消费者越近谁的机会越多。

更多相关内容

更多相关内容

猿巴巴_商业服务平台精选

更多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