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新知
5 9 1 5 1 5 8

一个和平繁荣的日本,最有利于中国

财经快报 | 2022/08/23 08:47:53

文丨漫天雪

世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分工交换的巨大合作网络,是人类福利增进的源泉。任何一国的自由与繁荣都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朝鲜闭关锁国,并不仅仅不利于2500万朝鲜人民,而是全世界人民无法与朝鲜人交换了,朝鲜的资源无法被开发造福于包括朝鲜人在内的所有人了。

中日两国虽然有历史的恩怨,但是两国在地理上一衣带水,贸易频繁。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是仅次于欧盟、东盟、美国之后的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2021年两国贸易额达到了3662亿美元。
频繁的交换,能够发挥两国比较优势,造福双方国民。因为不论风云变幻,生产与交换,才是人类生活的根基和常态。人们常说,和平的环境对于两国人民的福祉至关重要,但实际上,自由贸易才是和平的先决条件。弗里德里克·巴斯夏的至理名言 “ 商品无法跨越的地方,军队就会跨过去 ” ,揭示了其中正确的因果关系。
试想,既然两国国民可以通过和平交换的方式,低成本地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何必采取占领、掠夺、千百万人头落地这种高成本的方式呢?
二战以后,日本在一片废墟之上重建国内经济,积累了雄厚的资本,日本的汽车产业、光学仪器、电子设备、机械制造享誉全球,不仅使日本一跃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改善了国民的处境,而且造福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人民。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百废待兴,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缺人才,日本开展了大规模的对华援助。在基础设施建设援助方面,1979年,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访华,和中国签订了一系列援助协议,这些援助主要是用来修建码头和促进中国铁路的电气化,例如秦皇岛煤炭码头和石臼港就是靠日本资金所建。90年代援助了首都机场、京津唐高速公路、北京污水处理厂等,这些设施为中国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基础。
在资金援助方面,从1980年起,日本正式向中国提供日元贷款和提供无偿援助。1984年,中曾根为中国带来4700亿日元的项目贷款。1988年,竹下登在访华期间和中国签下了8200亿日元的开发贷款协议。在八九十年代,依靠日本贷款和援助建起来的项目几乎遍及中国基建的各个行业。
在资金支持的同时,日本也积极向中国输出技术。著名的上海宝钢就是中日合作的典范。当时日本方面不仅派人为宝钢安装最新的炼钢设备,还安排了近千名宝钢员工赴日培训。日本的大企业也不遑多让,积极参与到技术和项目合作之中。著名的松下幸之助和河合良一(著名机械工程企业小松制造所的社长)等企业家都为中国家电企业和机械行业的崛起做出过重要贡献。
日本还加大对中方的人道主义援助。80年代建设的中日友谊医院、90年代宁夏防护林建设都是中日在卫生环保领域合作的典范。90年代,给中国捐助了2亿份脊髓灰质炎疫苗,为消灭和控制小儿麻痹症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述援助项目,不论是出于对战争罪行的赎罪心态,还是出于某种意识形态对抗的需要,还是执政党团的政治目的,亦或是扩展贸易的需要,不可否认的是,它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造福了数亿民众。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看,我们反对对外援助,一切投资项目都应当交由企业来决策和执行。因为对外援助就是对国内民众的征税,它消耗了资本,必然降低未来产出;对外援助满足的往往是双方政客的目的,必然造成低效、浪费和腐败现象,底层民众只能吃剩下的面包屑;对外援助没有市场盈亏机制约束,会将稀缺资源吸引到受援助项目上,扭曲生产结构。虽然效果相比于企业投资会打折扣,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援助项目总归为中国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不要忘记:这些援助的基础,是日本经济腾飞了,有这个实力。如果我们的邻居都是朝鲜这样的国家,哪里可能有这些援助呢?
还有人说,日本对华援助,并不是无偿的,它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赚取了大量的利润,对日本同样是有利的。这就是对经济学一无所知的表现。合作从来都是双赢的,只要能合作,就不是谁占了谁便宜,而是双方都“占便宜”,因此有利于双方国民。它之所以赚走了利润,是因为能够给消费者创造价值,消费者愿意给他金钱投票,所以这是对国内消费者有利的。就像我们中国企业去俄罗斯建汽车厂、去伊拉克开采石油,赚取了大量利润,但是同样造福了当地民众。
讲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只有一国经济腾飞了,生产能力提升了,它才能对外援助;更重要是,才能输出外国需要的产品造福外国国民,也才能用这些产品交换外国的产品供自己享用。不要考虑货币因素,我们终究是在用自己的生产与他人交换,货币只是其中的交换媒介。那么,任何一国生产能力的提升,对他国都是有利的;将这个道理不断分解,任何一个行业发生技术进步,任何一个人生产能力的提升,都对其他行业和其他人有利。
再举两个例子。
假若在16世纪,一个英国商人将一货船的商品送往北美,他能将这些东西卖出去吗?不行的。因为北美当时还处于极为落后的原始状态,印第安部落和最早的欧洲拓殖者依靠狩猎采集和低效的农业生活,他们生产的东西仅够自己消费,没有资本积累,也就生产不出来能和英国人交换的东西。
同理,美国在19世纪直到二战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快速积累,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各类商品层出不穷,虽然也造福了全世界,但是这时候中美贸易很少,是因为中国人不需要石油、汽车、青霉素、钢铁吗?不是。是因为中国生产不出来美国人需要的东西,没啥可与他们交换。
那么同样是这片土地,改革开放以后,中美贸易额立即跃升到全球第一,就是因为中国人的生产能力几何式提升了,所以有了资本积累,生产出了美国人需要的商品,这些商品,才是我们真实的购买力,用来交换他们生产的东西为我所用。
所以中国的经济腾飞,不但造福了中国人民,而且对美国人有利。
那是什么让一国经济腾飞民众福祉改善呢?就是要奉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原则,政府要减少管制和干预,不仅在国际上,也要在国内施行自由贸易的原则。
这就要说到安倍晋三了。他任内实施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无不是对自由市场经济的干预。尤其是从不间断的货币扩张政策,摧毁了储蓄和资本,使生产结构严重扭曲。这些干预政策的恶果,就是让日本民众的生产能力下降了,购买力变弱了,既买不起本国的商品,也买不起外国的商品了。
2020年,中国对日本出口1639.78亿美元,同比下降3.16%;中国对日本进口1415.9亿美元,同比增长5.1%;中国对日本的贸易顺差为224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35.4%。在许多人看来,中国对日本进口增加,贸易顺差变小,是不得了的事情。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这说明中国生产能力相比于日本更加强大,市场更具活力,日本生产的东西,我们买得起——有东西和他们换;而日本人,已经消费不起中国的东西了——他们能和中国人交换的东西变少了。
这其中当然有疫情的因素,但是安倍的经济政策才是罪魁祸首。他的干预主义政策让日本生产能力下降,企业活力减弱,民众口袋里的钱变得更少,所以买不起中国的商品了。
这就是我们反对安倍晋三的根本理由,他不但降低了日本国民的生活水平,而且降低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人的生活水平。
而且一定要意识到,国内经济干预政策会导向经济民族主义,而经济民族主义会点燃对抗和战争的敌对情绪。因为一个对内实行经济干预的国家,必然对外实行贸易保护,否则国内经济干预政策就行不通。所以国际上的自由贸易,要求国内也要实行自由贸易,即奉行市场经济的原则。这是理解当代国际关系的根本基础。
那些对安倍右翼意识形态和外交政策连篇累牍的人,如果不能理解经济政策的决定性作用,讨论国际关系是不得要领的。
死者并不为大,正确与错误,不容许和稀泥。尤其是一个政治人物,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所有人的福祉,更必须接受最严格的检视。如果我们认为他已经离世,其任期内的政策就不再受到批判,那就是纵容现在的政客胡作非为。
从来没有人主张,希特勒死了,就可以不受批评。

题图: Steven Quartly

上一篇: 恶意储蓄,真的掣肘经济复苏吗?

蓝球主刀: 视野宽,刀犀利,老古带着一众写手共建一个全新帐号,用笔刀解剖世界,用全球化视角解读这颗蓝色地球
限量签名版《经济学入门50讲》

欢迎扫码识别或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米塞斯《人的行动》精·读·训·练·营 ,现价:365,每多100人涨价一次。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

一课经济一起学,科学普及你我他
【一课经济学 | 智慧集结号】一年精读四本经典。知识点一点点的过,一点点的学。从哲学基础、方法论到基本公理、定理和规律,从个体行动再到宏观层面的经济周期,奥派经济学的体系是庞大而又不失精致的。从第 1 季到第 4 季,在智识之旅上风雨兼程、跋涉探险,你我继续前行! 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加入。

点击 阅读原文
学习一课经济学❶1-4 季课程 单课 、❷思维导图、❸名师经济学

更多相关内容

更多相关内容

猿巴巴_商业服务平台精选

更多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