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新知
5 9 1 5 1 5 8

宁振波:瓦特遇上了比特,如何正确理解数字化转型

财经快报 | 2022/08/30 14:53:07

此文根据宁振波教授在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主要分享了航空工业集团关于数字化转型的趋势观点和经验,分三个方面展开。

1

如何正确理解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个新生事物,如何正确理解?

两化融合,是人们在物理空间中开展工作,数字化技术给予支撑;数字化,是人们在数字空间中开展工作,物理实体给予响应。所以,数字化转型要求我们把原本在物理空间中开展的工作转型到在数字空间中进行。

例如,过去我们打出租车是守在路边打车,如果一个出租汽车公司有1000辆汽车,出租车公司会买电脑,装软件,用软件系统来管理司机和车辆,但这不是数字化转型。

现在我们手机上安装的打车软件,更接近数字化转型,打车软件为我们人类构建了一个数字大脑,我们所有的资源:顾客、司机和车辆,都归数字大脑来调动。但我们工业和制造业要比打出租车复杂100倍、1000倍。

我们过去研制产品,先造出材料,再做试验,检测材料的功能和性能,再把材料加工成零件和元器件,再做试验,测试材料、零件和元件的性能,再组建部件系统,最后全飞机做测试。这是传统的研制方法,爱迪生的试错法。

数字化转型后,我们可以把所有的研制过程在数字空间中构建。例如,建产品设计的数字化模型,基于数字化模型设计工艺,基于三维的工艺设计做工装设计,以及产品的装配,都是在数字空间中进行,而后形成数字化的产品,再对数字化产品做分析仿真,即数字化的虚拟试验,用虚拟的数字化迭代过程验证产品功能和性能。如果有问题需要改进,在模型上调整相对就简单了。

在模型上测试没有问题后,数字大脑就形成了,数字大脑中有设计数据、工艺数据、工装数据、装备数据、试验数据,用这些数据指导工业和制造业的实物设计、工艺、生产制造、装配和试验过程。所以,数字化就是人们在数字空间中开展工作,物理实体给予响应。

2

数字化转型是我国一个长期的任务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在中国,在全球都是一个要长期坚持的事,根本就不是3年、5年可以完成的。

2017年国务院委托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编制了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当时就定义的非常清楚,当下我国工业和制造业要做的是数字化,下一步我们要做的是Smart Manufacturing,未来才是智能制造。2018年在大连,我参加了中国智能船舶2.0专家组座谈会时我就说到:如果把智能制造比作一场马拉松,我们中国,作为其中一名运动员,正在热身,尚未上场。

2021年9月5号,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梅宏院士也讲到,他认为中国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3

航空工业集团在歼20、运20和直20飞机研制过程中的 数字化转型成果

世界上第一个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案例是1991年的波音777。

在国内,通过我们航空工业20多年的努力,在歼20、运20和直20这三个大型型号中,实现了飞机设计的MBD,也就是全三维的数字化设计,而且基于全三维的数字化设计,实现了三维的工艺、三维的制造和三维的装配,以及最后在计算机上形成的虚拟的试飞。

我们在虚拟试验论证报告中写得非常清楚,基于数字化模型的数字样机的计算仿真和虚拟试验来指导、简化、减少,甚至取消物理试验,是工业和制造业的一个巨大的进步。

1999年在人民大会堂,在姜春云副总理的见证下,我们航空工业成立了金航数码公司,支持配合航空工业飞机的设计体系、工艺体系、生产制造体系、管理运维体系的组建和支持。这一点在国内是领先的,也是由航空工业产品的复杂度决定的。

运20飞机全国上千家单位参与研制,全部是基于网络的虚拟协同研制。可以说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建立起了我国复杂产品的现代工业管理体系。从近几年的表现看,已经形成了全球运输的巨大能力。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批评,谢谢大家。

更多相关内容

更多相关内容

猿巴巴_商业服务平台精选

更多精选内容